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——杜集区探索做好“农文旅”融合大文章
2023-09-04 08:13:53 来源:淮北日报 评论:0 点击:
段园镇的葡萄远近闻名,先后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,每年8月的葡萄节都会吸引众多客商和游客。今年8月18日至20日,淮北市第八届段园葡萄采摘节举行。本次采摘节既有传统的“葡萄王”评选,也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高峰论坛、文旅促消费等众多丰富多彩的活动。杜集区坚持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,融入乡村振兴战略,制定出台《杜集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(2018-2035年)》,成功打造朔西湖湿地公园、百莲百荷、长寿南山、高岳现代休闲农业、双楼花海等文化旅游名片。围绕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六要素,大庄、南山、程村、梧桐等村还以葡萄、核桃、寿桃等特色农业为支撑,建成农业和观光采摘园100余家,打造不同特色的农游体验,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000余人,年均旅游综合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。通过现代休闲农业+旅游,全力推动“田园”变“游园”,农区变景区。2023年以来,累计吸引游客20万人次,同比增长25%,旅游综合收入超亿元,杜集逐渐成为生态观光游、乡村体验游、休闲度假游、健康养生游热门目的地。
杜集区高度重视对地域文化、乡土文化的深入挖掘,通过民俗特色文化+旅游,全力推动“农品”变“潮品”。持续擦亮“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亮丽名片,挖掘整合区域资源,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长寿文化、“高山流水发源地”古曲文化等。围绕农业生产、农家生活、农村习俗等进行创意策划,成功打造群众文化艺术节、百莲百荷荷花节、双楼花海文化节等农事节庆品牌,打造出“南山庙会”“汉韵南山”“端午茶”等一批特色文创IP。今年上半年,仅通过开展特色美食品鉴会、迎水寺和抱元洞民俗庙会等活动就吸引游客10万人次,盘活汉韵水街店铺20余家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00万元以上。
通过近郊精品路线+旅游,杜集区全力推动“农区”变“景区”“伤疤”变“氧吧”。深入实施朔西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系列项目,朔西湖治理经验成为全国样板。自2021年10月开园以来,吸引游客20万人次。今年葡萄节期间,还在这里举行了“大地欢歌”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暨“大地情深”优秀文艺作品展演。依托淮北(高铁)北站,建成二横二纵道路4条,让便利交通串联起乡村美景,涵盖朔西湖、百莲百荷、高岳现代休闲农业等所有景点,辖区内各类要素高速流动、多种业态深度融合、区域城乡协调联动。开通杜集免费旅游直通车,实现休闲农业景点旅游公交停靠全覆盖,进一步拉近主城区和杜集区距离。推进“一镇一业、一村一品、一园一景”错位发展,段园镇荣获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,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园入选省级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,南山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、省级特色旅游名村、省级特色美食村,“杜集区乡村一日游”农旅线路成功入选国家级精品推荐线路。(记者 冯冬梅 通讯员 严梦舟)
相关热词搜索:
上一篇:杜集区召开文明创建工作调度会议
下一篇:覃卫国:做大产业做强工业 全力以赴加快发展
